西柏坡——新中國從這里走來
- 分類:黨群建設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7-05-27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毛主席用他偉人的胸懷,在人民解放軍1949年4月占領南京后,寫下了這不朽的詩篇。其豪邁的氣勢以及改天換地的決心和信心,讓全世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偉大勝利而振奮
西柏坡——新中國從這里走來
【概要描述】“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毛主席用他偉人的胸懷,在人民解放軍1949年4月占領南京后,寫下了這不朽的詩篇。其豪邁的氣勢以及改天換地的決心和信心,讓全世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偉大勝利而振奮
- 分類:黨群建設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7-05-27
- 訪問量:0
“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毛主席用他偉人的胸懷,在人民解放軍1949年4月占領南京后,寫下了這不朽的詩篇。其豪邁的氣勢以及改天換地的決心和信心,讓全世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偉大勝利而振奮。這首詩是在毛主席離開西柏坡村一個月以后寫的,而就是在這小小的西柏坡,中共中央不僅領導新民主主義取得全國勝利,而且實現了黨的工作重心從農村到城市、從戰爭到建設的轉變,為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開辟了通途。
5月19日,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參觀西柏坡,土墻泥頂的平房,一件件樸素整潔的辦公生活用品,再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西柏坡時期的艱苦歲月,謳歌了領袖們在這里為新中國奠基的豐功偉績。平凡樸實的生活場景,讓我們深刻體會領袖們以身作則、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簡陋無比的作戰室,卻指揮了氣勢如宏的三大戰役;重溫了黨中央在西柏坡時期的輝煌歷史和成功經驗,依靠和團結群眾,開展土地改革運動,敢于斗爭、激勵奮進……正是這些鑄就了偉大的西柏坡精神。這是一種代表歷史轉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精神發展的新階段,是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續和發展。
西柏坡——“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位于河北平山縣中部,座落在太行山東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嶺下。這里是大山與平原的交界處,能進能退,能攻能守,進可通向全國各大城市,退可固守太行。多年建立起來的革命基礎和政治優勢,讓黨中央選中其作為解放全中國、籌備新中國的指揮中心。在這里,黨中央毛主席指揮了奠定解放全中國勝利基礎的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中國共產黨正是從這里出發進京“趕考”,開始了建設新中國的宏偉大業。1949年3月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主席高瞻遠矚地向全黨提出了如何在勝利后鞏固勝利的問題,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更確定了黨的工作重心實現由農村轉移到城市這一重大轉折的戰略決策。從西柏坡走出來的新中國,60余年的發展壯大、強國富民,用不爭的事實向全人類證明——“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在全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今天,我們重溫入黨誓詞,學習西柏坡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每一個共產黨人只有始終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與時俱進的作風,牢記領袖在西柏坡的囑咐和叮嚀,自覺踐行社會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憂患意識,加強自身建設、拒腐防變,永葆共產黨人的信念和宗旨,我們的政黨便能青春不老,我們的國家便能長盛不衰。美麗的中國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能早日到來!
(三支部 孫 燕、徐 玥)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友情鏈接: 山東省印刷物資有限公司 廣州華南印刷實業有限公司 人民教育出版社 海德堡中國有限公司 中國教育出版網 中國紙業網
河南新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

關注微信二維碼